1941年3月,江西上高的田野上,一支日军部队正大摇大摆地推进。他们不知道的是,自己即将撞上中国抗战史上最硬的"铁板"——74军。这场战役后来被日军称为"最耻辱的败仗",而这一切的开端,却是因为一个师长的疏忽。当107师溃退的消息传来,所有人都捏了把汗:仅剩的51师能挡住两千多日军的钢铁洪流吗?
"王牌,到底谁才是真王牌?"这个问题在70军指挥部里炸开了锅。107师一触即溃,把整条防线撕开个大口子,气得集团军司令罗卓英直拍桌子。而此刻,李天霞的51师正面临一个两难选择——是后撤保全实力,还是硬扛日军主力?
战场上的对比令人咋舌。一边是107师溃兵像没头苍蝇般乱窜,连敌机来了都不知道躲;另一边是51师的士兵们枪擦得锃亮,马克沁机枪一字排开。用当时参战老兵的话说:"那架势,活像一群饿狼等着开饭。"
3月19日清晨,太阳还没爬上山头,日军就尝到了苦头。151团一个连摸上天子岗,发现日军正在生火做饭,直接来了个"铁锅炖自己"——手榴弹把饭锅炸上了天。但日军很快调来4门山炮报复,炮弹像下饺子似的砸向红石岭。
最精彩的是152团李文光营长的表演。这个湖南汉子带着全营反攻狮子岭,日军机枪扫得石头冒火星,他们硬是顶着弹雨往上冲。战后清点,山坡上躺着的日军尸体,有三分之一都是被刺刀捅穿的——这哪是打仗,分明是屠宰场。
就在51师捷报频传时,军部却收到个坏消息:日军34师团主力绕开了57师防线,正扑向张灵甫的58师。更糟的是,33师团残部突然像疯狗似的在北部乱窜,把70军的防线搅得七零八落。
有人开始嘀咕:"李天霞再能打,也架不住三面受敌啊?"连炊事班的老兵都发现,送上去的饭菜总是原封不动撤下来——前线军官根本没空吃饭。
转折发生在19日午后。张灵甫使了招"请君入瓮",故意放日军216联队进官桥街,等他们扎堆时,57师的迫击炮连突然开火。有个国军排长回忆:"鬼子被炸得像炒豆子似的乱蹦。"
同一时刻,51师来了个漂亮的双杀:151团正面硬刚,153团绕后包抄,把日军一个大队堵在来脊岭的山沟里。日军飞机赶来救援,却发现国军用树枝把机枪阵地伪装成了灌木丛——这招还是跟游击队学的。
眼看胜利在望,新的危机却出现了。地下党送来情报:日军正在屠杀平民泄愤。官桥村有个老太太为给守军送饭,被日军用刺刀钉在门板上。更棘手的是,樱井师团的残部突然调头南下,像把尖刀直插74军后背。
王耀武在指挥部急得转圈,手里的红蓝铅笔折断了三根。此刻最讽刺的是——装备最差的县大队反而打得最顽强,他们用土炮发射铁锅碎片,打得日军军医直挠头:"这伤口怎么取弹片?
某些人总爱吹嘘"王牌军"的神话,却忘了看看真实战场:当51师在用身体堵枪眼时,他们的"友军"正在十里外磨洋工;当张灵甫的兵和日军拼刺刀时,某些长官的指挥部里飘着咖啡香。更可笑的是,几十年后还有人争论"谁才是74军第一虎将"——问问那些被救下的老百姓吧,他们记得最清楚的是哪个连长拖着伤腿掩护妇孺,哪个农民向导带着敢死队抄了日军老巢。
都说"兵熊熊一个,将熊熊一窝",可上高会战告诉我们:有时候熊将也能带出铁打的兵!看看107师那些溃败的"少爷兵",再看看51师血战到底的硬汉,难不成好部队都是被猪队友逼出来的?您觉得,到底是严苛的李天霞带兵有道,还是绝境真的能逼出人的血性?
景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