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我们探讨一个历史上颇具争议的问题——为何周平王仅仅将都城从镐京迁至洛邑,却未能有效控制其他诸侯国的局势。其根本原因可以追溯至周幽王时期,那时关中地区遭到了犬戎的紧急攻击,导致周王朝的都城镐京被洗劫得一干二净,失去了作为都城的功能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周平王被迫选择将都城迁至周王室的第二大城市——洛邑。
镐京之所以遭到如此猛烈的攻击,得从周幽王的一个著名事件谈起:烽火戏诸侯。公元前779年,周幽王为了吸引褒国的美女褒姒,不惜发动了对褒国的战争。在战争的恐吓下,褒国被迫献出褒姒向周幽王乞降。自从得到褒姒后,周幽王对她宠爱有加。一年后,褒姒为周幽王生下儿子姬伯服,凭此,周幽王更是将其视若珍宝,他甚至想废黜王后申后,想要将褒姒立为王后,而姬伯服则被设计为太子。最终,申后遭到废黜,而她的儿子姬宜臼则为了保护自己逃亡至申国,这为后来的周平王埋下了隐患。
在周幽王的怪诞操作下,镐京最终在犬戎的侵略中沦陷,周幽王也因此被杀。在周平王回到镐京时,看到的只是一片残垣断壁,满目疮痍。他意识到,继续留在镐京已无可能,于是决定迁都至地势相对稳定的洛邑。当时的关中地区自然环境因天灾而受到重创,尤其是泾河、渭河和洛河都经历了地震,水流枯竭。而周王室的重要发源地岐山,因地震崩塌对当地农田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,这些都让周平王的选择变得更加迫切。在诸侯国秦、晋和郑的护送下,周平王终于安全到达洛邑。同时,为了获得秦国的支持,周平王将犬戎占据的关中地区的封地划给了秦王,承诺只要秦国增强实力,便可尽享关中土地。这一让步进一步缩小了周王室的统治范围,最终导致周王室的领地仅剩下200里,甚至连埋葬所需的钱都难以支付。
展开剩余40%另一个导致周平王困境的原因是,周王室作为天下共主,理应受到所有诸侯的尊重。然而,周平王对犬戎的恐惧使他始终心存忌惮,担心他们再次翻身,夹带家中眷属卷土重来。在周幽王的后期,虽然仍有“周四师”的存在,但由于与犬戎的战争导致的全军覆没,周王室已经几乎没有足够的军队来维护其地位和尊严。
周平王迁都之后,周边的诸侯国却相继崛起,他们开始争夺周王室失去的土地。由于各诸侯之间的竞争和不断兼并,他们的国力迅速增强,变得愈加嚣张,周王室对这些诸侯的控制力随之减弱。各位读者对于周平王的迁都决定有什么看法呢?你们认为周平王的选择是否真的加速了周王室的衰落?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看法。
发布于:天津市景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