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20日,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站在基辅的新闻发布厅,面对镜头宣布了一则震动全球的消息:"我们已成功试射'火烈鸟'远程导弹,飞行距离超过3000公里!"
现场闪光灯骤起,他身后屏幕上播放的导弹升空画面划破夜空,弹体尾部喷涌的火焰映照着战争阴云下罕见的振奋神情。
不到24小时后,路透社突然曝光一份来自克里姆林宫的停火条件清单。
这份在普京与特朗普阿拉斯加峰会闭门会议中提出的方案,罕见地要求乌军仅从顿巴斯撤出,而非此前坚持的整个乌东四州。
俄方甚至松口允许扎波罗热和赫尔松两州"冻结"当前战线——这意味着乌军仍可控制这两地近30%的区域。
"火烈鸟"导弹的参数确实惊人。 这款由乌克兰Fire Point公司量产的武器重达6吨,能携带1150公斤弹头持续飞行4小时,最高时速950公里。
从基辅发射可覆盖莫斯科、圣彼得堡,甚至触及西伯利亚的工业区。 更关键的是,其量产速度正在飙升:8月产量已达每月50枚,预计10月将提升至210枚。
技术来源引发诸多猜测。英国军事专家在哔哩哔哩发布的解析视频中指出,其涡扇发动机疑似移植自L-39教练机的AI-25TL型号——乌克兰空军恰好装备着这种苏联时代的飞机。
而6米长的不可拆卸机翼设计,虽导致发射准备时间长达数小时,却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。
莫斯科的紧张反应肉眼可见。 就在导弹参数公布当天,俄外长拉夫罗夫紧急召开发布会,
强硬表态反对西方军队以维和名义进驻乌克兰:"任何外国武装干涉都是绝对不能接受的! "
他同时指责泽连斯基尚未解除与普京直接谈判的禁令,暗示乌方缺乏和谈诚意。
停火条件的让步细节耐人寻味。
根据三名克里姆林宫消息人士披露,普京在8月15日阿拉斯加峰会中向特朗普提出:用哈尔科夫、苏梅等俄控区的部分移交,换取顿巴斯完全控制权。
这与2024年6月俄方坚持要求乌割让顿涅茨克、卢甘斯克、赫尔松、扎波罗热四州的立场形成鲜明对比。
战场态势印证了俄方的焦虑。8月17日,乌军无人机精准袭击库尔斯克州高速公路,导致俄北方集团军副司令阿巴切夫重伤截肢。
这已是年内第三起俄高级将领遇袭事件,此前包括俄海军副总司令古德科夫少将在内的多名军官相继殒命。
泽连斯基的回应同样强硬。 8月21日在基辅面对记者追问时,他指着身后顿巴斯防线沙盘强调:"这里是我们最强大的堡垒,撤军等于自杀! "
当被问及加入北约的可能性,他冷笑反问:"这事需要莫斯科批准吗? "
特朗普的斡旋暗藏玄机。 福克斯电视台采访中,他一面承诺"保证不派美军去乌克兰"
,一面透露正推动英法德等国提供"类北约第五条"的安全保障——即攻击乌克兰视同攻击所有保障国。这种替代方案被俄方视为变相北约东扩,拉夫罗夫直斥"破坏峰会成果"。
欧洲的裂痕在马克龙行动中暴露。 8月18日,法国总统突然陪同泽连斯基飞往华盛顿。
随行名单包括欧盟主席冯德莱恩、北约秘书长吕特以及德意英领导人,如此阵容被媒体解读为欧洲担忧被美俄私下交易边缘化。
尤其在法国刚呼吁"务实解决冲突"后,波兰等东欧国家立即抨击"领土交换是背叛"。
穆卡切沃市的硝烟为博弈再添变数。 8月21日凌晨,两枚俄制导弹击中当地美国伟创力工厂,15名夜班工人倒在火海中。
泽连斯基迅速指控这是"对和平进程的袭击",尽管俄方保持沉默,但浓烟滚滚的厂房废墟上,美国国旗残片在焦土中格外刺眼。
景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