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200多年前一场风起云涌的大戏,才演了一上午,便拿下了商王朝四百多年的江山。牧野之战,商纣王落败自尽,周武王成了新一任“天选之子”。大家都以为,从此周朝高枕无忧。但其实,仅仅几天的热闹之后,这新王朝就差点胎死腹中。真让它站稳脚跟、千秋万代再无颠覆的那个幕后推手,并不是闪亮的王者,而是一个名字经常被唱成绕口令的家伙——周公旦。他无冕却权倾天下,一步步扭转乾坤。一个不登基的“隐形皇帝”,他到底干了什么大事?三千年前的那些恩怨情仇,到底留下了怎样的后招?
【:亲兄弟,明算账】
话说武王打败纣王,坐上了宝座,可没过两年,这位英雄就突然驾鹤西去了。临终只留下个刚会背诗的小王子——姬诵,也就是后来的周成王。江山瞬间变成了“娃娃亲政”,朝堂里炸开了锅。按照家族套路,该老二继位了吧?可三叔、四叔、五叔早就不服气。他们各自把持一方,兵强马壮,个个想当救世主,都觉得自己才配掌大权。
就在这个时候,周公闪亮登场。他说:我摄政辅佐小王,不称王,专心替天下守好这个家。有人叫好,说老周靠谱。也有不少人嘀咕——这不是狸猫换太子?讲着“无欲无求”的话,偏偏事事一把抓。历史这会儿,就像一锅开水。是取而代之,还是纯属陪跑?悬念拉满。
【发展过程:危局越搅越乱】
时局就是一张不用洗的麻将桌,谁出的牌都带着心事。
武王刚没,全场风声鹤唳。三叔们捏着重兵总觉得周公这“辅政”是假,谋权才是真。他们不断给新小王上书:“该还权啦!”周公一一顶回去,态度坚决。在他身后,一大堆官员,也吵成一团。支持周公的一派说:“不能让小孩瞎指挥,稳住局面才是正事!”反对的则喊:“让周公下去别当家,专权没人治得了他,迟早要出事!”
大老百姓干脆不理这些,卖豆腐的王大娘话说得实在:“谁管得好收成,谁让咱吃上热乎饭,谁是老天爷都一样。”这就是大多数人的愿望。
可风头越大,阴影越拉越长。商朝那帮旧势力没死透,在暗地里搞小动作。这边诸侯蠢蠢欲动,那边“复辟”二字又开始流传。看似一切平静,其实就是一锅随时要炸的油。
【:暴风雨前的“好天气”】
表面上,风浪似乎小了。周公做了个聪明的决定:以“分陕而治”为由,让召公守西固根基,自己带兵东进,说是“镇乱”。表面兄弟分工,实际上是以静制动。有人解读为权利下放,其实周公是布了个大局。可他刚走,风浪就大了。
三叔们悄悄串联,“讨奸臣还权于王”的口号喊得震天响。他们联合商纣王遗子武庚,变“清君侧”为起义名头。周成王生死未卜,周公远在他乡,这一仗怎么看都像是环境逆转。
就在建洛邑(洛阳)这事儿搞得热火朝天时,城门传来急报,东边大乱,反贼造反。周公来不及吃粥,直接换甲上马亲征东线,不再是低调顾问,而是一线主帅。只是在热闹外表下,王朝已然摇摇欲倒,局势千钧一发。
【:真相大白,黑手收网】
谁也没想到,周公这一出征,能把天翻过来。三路大军齐头并进,主力直捣三叔老窝,侧翼悄悄包围武庚后路,召公在后边顶住没让别人趁乱。几个月,三叔的老底被翻了个底朝天,武庚被困,地方扩张势力被一扫而光。
最精彩的,是周公早就料定有人会搞事情。这实际上是声东击西,敌人一露头,便放个大招——不听话的,乘机集中清算。三叔不是要当英雄?这下真成历史罪人,被斩的斩、流放的流放、当小老百姓的没得翻身。商朝复国梦彻底破产,连带着一波反骨诸侯集体下岗。
所有人这才明白,分陕根本不是怕麻烦,是在引蛇出洞。周公好像就好这一手:“你跳我就打,一次性全收拾。”这回合,他撑起了一个即将崩盘的国家,成为名副其实的定海神针。
【:表面的平静,背后的大坑】
谁都以为江山这下可以高枕无忧。但清刚完、账还没算,老问题新麻烦又来了。
先是大片叛乱区荒芜没人,得重新安置百姓。商朝那打法残酷,原来的人不是死就是逃,这片地得找人耕。旧贵族杀不杀,流放还是收编?最终,被迁去了宋国,算是新建流放地。新贵族分封七十多路,个个各怀心思,地方割据隐患浮现。
经济呢?战乱耗巨,驻军无数。召公提出:“军费太高,能不能喘口气?”周公偏偏咬死:“先立威!谈钱太早。”两人说着建国,空气里隐隐已飘来裂痕。在这样的一地鸡毛中,周公忙着立章法、造礼乐、修法度,一步步画起了“周礼天下”的蓝图。
但这套系统真稳吗?地方封王割据再多,中央手里的牌就越来越少。虽说当下安定,却也为日后数百年诸侯争雄埋下了种子。明枪暗箭,好像从未熄灭。
【:谁说“不恋权”就是圣人?】
历史往往喜欢把人神化,但剥开看,哪有那么多完美人物。说周公一心不恋权,当个“圣人”风标,这不就是指南针做广告么?谁能天天站在风口浪尖,还说自己只想做个好弟弟?同龄人里,这种让座子还帮擦椅子的,估计全中国古代找不出几个。
要颂周公清高,有一条铁证——打下社稷之后,真的把江山还给了小王。但也别忘了,他选中的制度分封,才是后来分裂的祸根。名义上大家听天子的,实际上谁有兵谁说了算。等几百年后,礼坏乐崩、诸侯混战,多少还是这位氪金玩家设计的副本。
当然,这路子放今天看,算是风险投资、提前防雷。没有周公,周王室早完蛋。可话里别全信广告:“天下靠品德打江山,诸侯全听朝堂号令。”你说信,俺还真不信。
既然大家都说周公是“不食人间烟火”的模范圣人,那周朝礼制立得再高,为什么挡不住后世礼崩乐坏、春秋诸侯无王管?周公如果自己登基,革新政令,一家独大,难道中华就不会有后来的百家争鸣和战国群雄?你说“公心最大”是王道,还是“集中权力”才是千秋稳固?看似圣人的好意,到底是护国良方,还是后患无穷?究竟是该捧圣人,还是该喊一声“别太高看这传统思维”?你怎么看?欢迎来评论炸锅。
景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